佟轩:广泛凝聚侨心侨力 同圆共享复兴之梦
发布日期:2024-12-26 18:00来源:统战新语作者:
编者按:
回顾新中国75年的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开拓征程中增进共识,在推进伟业中凝聚力量,在共同圆梦中奋楫笃行,展现出团结一心的发展之态、砥砺前行的进取之势。“统战新语”推出“佟轩”系列署名文章,全面展示75年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统一战线理论政策和实践创新的丰硕成果,充分彰显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作用。
分布在世界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多万海外侨胞和国内4000多万归侨侨眷,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宝贵资源,是连结中国梦和世界梦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侨务工作承担着凝聚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力量、发挥他们独特作用的重要历史使命,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长期性战略性工作。新中国成立75年来,侨务工作始终与时代发展脉搏同频共振,在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祖国和平统一、传承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外友好合作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75年前,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华民族历史新纪元,极大提高了海外侨胞的民族自豪感和向心力。党中央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海外侨情的特点,将侨务工作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对外工作紧密联系起来,确定了我国侨务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原则。一方面在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中明确规定保护华侨的正当权利和利益,1957年又进一步明确“一视同仁、适当照顾”的原则,妥善安置和照顾归侨生活;另一方面鼓励华侨在住在国长期生存发展。同时设立专司侨务工作的中央人民政府华侨事务委员会,并完善各级侨务工作机构,为新中国侨务工作奠定了重要的法律、政策和组织基础。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中央充分认识到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所蕴藏的巨大潜力以及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独特作用。从邓小平同志提出“海外关系是个好东西”,几千万海外侨胞是中国大发展“独特机遇”,到江泽民同志提出“华侨华人是中华民族一个重要的人才资源宝库”,再到胡锦涛同志提出侨务工作“三个大有作为”的论断,党和国家对于侨务工作和海外侨胞地位作用的认识随着世情国情的变化不断深化和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侨务工作的内涵,对这一时期的侨务工作产生了根本性的深远影响。各级侨务工作机构逐步建立健全,侨务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原则和涉侨法律法规不断完善。随着党的工作重心转移,侨务工作的重点不断调整、工作领域不断拓展。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拨乱反正、落实政策,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紧扣为经济建设服务,积极引进侨资侨智,再到引导海外侨胞发挥民间外交使者作用,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扩大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侨务工作与国家内政外交的联系更加紧密,广大侨胞的作用更加凸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加强新时代侨务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侨务工作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加强了党对侨务工作的领导。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出席重大涉侨活动,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对凝聚侨心侨力同圆共享中国梦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高度概括了海外侨胞与中国梦的关系,赋予新时代侨务工作更重要的意义和使命。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和改进侨务工作,形成共同致力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完善港澳台和侨务工作机制”,为进一步做好新时代侨务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各地方和有关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当好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贴心人,成为侨务工作的实干家”的嘱托,坚持胸怀全局、为侨服务、改革创新,全面贯彻党和国家侨务工作方针政策和涉侨法律法规,广泛团结联系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有力促进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开创了侨务工作新局面。 加强顶层设计,侨务工作整体合力显著增强。落实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要求,制定出台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加强工作整体部署谋划;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有效整合侨务资源,激发涉侨部门内生动力,形成上下协同、前后协作、内外协调的工作格局,提升了侨务工作的系统性和整体性。